图/文 维尼小熊
与朋友两家约定带孩子先到厦门,从广州自驾出发途中河源,开到厦门总共花了7、8小时左右,返程时才绕到永定的。游完厦门出发前,老公与朋友还特意查到了地图,好像厦门到永定共有三条路可以选择,最终我们挑了距离最短,但要行60公里左右小公路的行程。从高速下来后,恰巧又遇上细雨朦胧,当弯弯曲曲越越窄看不清远方时,我们开始后悔是不是选错了路线。最终折腾了近3个小时才到达土楼风景区,而来到这里当保安笑着对我们说:‘肯定又是车载导航把我们带到这条后门小道吧?”听他们口气,看来受罪的不只是我们两家人。
到达这里已是傍晚5点左右,当天空渐渐渐暗了下来时,我起初有点气恼因路途担搁的时间,千辛万苦的绕到这里来却担心不够时间欣赏到更多美景。进土楼风景区每个人要90元的门票,在等前门送票给我们的期间,他们很好心的告知我们,说7点过后他们守门的保安就会下班,我们现在进村可以大概的先看看,隔天8点前还可以自驾车进来也可免票。两家男人们倒是很淡定的说,即来之则安之吧!也正因为这次的误开误撞,也让我们有幸住了了回百年古屋的土楼,体验了次真正的土楼原居民的生活百态。
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它们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这里的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而名气最大的也称为楼王的是振成楼。
因为都是第一次开这条路,所有的行程我们只能依靠车载导航。
从高速上来时,起初看到一路的自然风光感觉很写意。
可是,当路越来越窄,加上雨雾几乎看不清远方时,手机信号中断,万幸我们出发前每台车还备了对讲机。
老实说我内心有些担扰是不是导错路,如果不是有两家人,还能看到朋友的车在前面闪烁时,可能真没继续往前开的勇气。
绕过一座山,看到有驴群,偶尔看到有路人时心里踏实了许多。
慢慢靠进土楼风景区时,一路上还看到许许多未知名的楼群。
此时,我的心开始兴奋。
终于,从后门进入到风景区。
远看到一个方楼,坐了3小时车的小熊与广州朱妹妹,这时也总算可以下车来走走。
只是,这会的小熊难道还没睡醒么,表情如此不乐?
看到一路停着的车辆,就知道来这里的游客不少。
终于,到了土楼之王的‘振成楼’。
振成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
一进门,就看到国家领导访楼的照片,可见这里是多么吸人。
该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000平方米,由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外环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富丽堂皇的振成楼,按八卦观念结构建造,卦与卦之间设防火墙,它像其他土楼一样坐北朝南,调节阴阳。每卦与内层一楼采用北方四合院格式,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振成楼是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兴建的,如今在这里住着的还是他们的后代人。
只是,这里已成了风景区后,多少增添了些商业的氛围。
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楼上风景,却发现楼梯间晒着的柿饼,倍感原生状的生活气息。
站在楼上往下看,可瞄到土楼里原居民的生活百态。
振成楼的独特设计可防止火灾,因卦与卦间有隔火墙,万一失火,只能烧一卦,不会蔓延。现后厅有两卦在1929年被人放火,现在重修的痕迹是保存下来的土楼可防火的历史见证。土楼还可防盗,盗贼进入土楼后,八卦门如果关闭,盗贼是难以逃脱的。楼外顶墙处每卦设有瞭望台,作为土楼里面军事防御设施。厨房煮饭时火烟是从每间厨房中间墙中预设计好的烟囱直上瓦面冒出的。
朋友用拼接拍的土楼全景,极为震憾~~
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楼内按中国传统《易经》八卦原理布局,以青砖防火墙分隔成8个单元,楼房呈辐射状8等分,寓意乾、兑、坤、离、巽、震、良、坎八卦,每等分6间起脚为一卦。每卦关起门户自成院落,打开门户全楼贯通。每层2个厅、44个房间,共有208个房间,底层每单元各自与内环天。
坐在楼内休息的孩子们~~
振成楼的建筑结构奇特,圆楼外左右有对称的半月形馆相辅,外观建筑恰似一顶封建官吏的乌纱帽,主体是以我国神奇的八卦楼所布局,是楼中有楼的二环楼。外环楼是架梁式的土木结构,内环楼是砖木结构,有外土内洋之称。
土圆楼有抗地震功能,据永定县志记载,1940年农历正月初六日,县内发生强烈地震,倒塌不少方型土楼,而所有圆型土楼则安然无恙,而南溪村有一只土圆楼“环极楼”的大墙当时被震开尺余宽的裂缝,地震后又自行复合,现尚有一裂缝为证。有人说这不是神话吗?不,是有科学道理的,因所有土楼的墙体都是设计向内倾斜,自身有“向心力”。圆形土楼可防风,因外形为弧形,风压力不大。
离振成楼最近的是庆成楼。
庆成楼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正方形土楼,坐东北朝西南,占地约1100平方米。高3层,面阔7间,进深6间,中为天井,内通廊式,一、二层不开窗,全楼设4道楼梯,1个大门,1口水井,后厅为祖堂。
离开庆成楼,一路上还看到各式各样的新旧楼群。
原本我们计划是到附近小镇的王子酒店入宿的,突然临时改变主意入住这里。
各式各样的现代酒店住过很多,但这百年古屋的土楼还是真首次体验。
玉成楼的老板娘非常热情,除了在这里可吃到农家菜式的晚餐,还可以品品当地娘酒。最有好玩的是,餐后老板娘还会泡上自家的福建名茶供我们喝,其实喝到最后还是‘骗’了我们不少钱走,比如花上200元就能买桶2-5年左右的米酒,什么当地土类之类的。
进一倾盆大雨,几乎下了整整一夜。
早餐两家人只花了48元就地解决。
包子、稀饭、馒头、萝卜干,只要能填饱肚子,住在这里几乎没得挑了。
原来还想在这多待半天看多些楼的,但这风狂的暴雨下的让人心惊胆跳。
担心回程再遇山路、或泥石流山蹦之类的,我们的土楼行计划也提早结束。
虽然有些失望与遗憾,但也正因为这样才让我还有想再去重游的心动。
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我一定会把那些叫不出名字来的土楼,好好走一遍~~~
欢迎爱生活爱旅行爱美食爱孩子的朋友,一起移步关注我更多新的动态,微博私信开放!
合作请私我Q 948220326(加时请说明原因,非诚勿扰,谢谢)
@维尼小熊 微博链接http://weibo.com/316487666
更多摄影美食旅行分享,欢迎大家同时关注维尼小熊的微信公众号:wnxx_2004

